四川書協組團參加“紹興論壇”,展巴蜀書壇風采
發布時間:2019-05-29 10:35:15 來源:四川書法家網 作者:趙安如、何曉巍
2019年5月24—26日,中國書法家協會和紹興市政府精心籌備的“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暨“紹興論壇”學術主題系列活動在中國文化名城——紹興成功舉辦。四川省書協高度重視本次活動,組織全省各地市州書協主要負責人和書法創作骨干近50人參加本次活動,借以開拓視野,轉變觀念,提升水平,積極響應中國書法家協會“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的創作理念和指導方針,為推進十二屆國展,做人才和創作準備。
四川書協代表團在論壇現場合影
代表團一行46人在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戴躍的帶領下參加了本次活動。本次活動,四川代表團的人數規模在全國位居第一。依據中國書協的活動安排,四川省書協代表團一行,觀賞了越劇《蘭亭記》,觀看了“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系列展覽。并參加了“展場與立場”、“視角與視野”、“縱橫的維度”、“思辨與追問”等學術論壇。四川代表團積極發言回應時代關切,緊緊圍繞“翰墨與文章”、“傳統與創新”、“時代與精神”三大主題開展討論。特別是在“思辨與追問”環節,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四川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戴躍就“創作態度是自然的揮灑還是嘔心瀝血的刻畫和營造”的論題,上臺作出了精彩的解答。四川省書協副主席洪厚甜、理事徐右冰應參會代表提問,上臺發言。同時,郭昤、周永生等四川代表積極參與論辯,以積極向上的精神展示了四川書壇的良好風采。四川代表團,每一位成員按照四川省書協的要求,帶著問題來參加論壇,積極思辨,為論壇提出了具有積極意義的建議和意見并被采納,為中國書壇在新時代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四川書壇的智慧和力量,贏得好評。
四川省書協主席戴躍解答代表提問
此前,四川省書協副主席王家葵應主辦方邀請,還作了《二王法帖醫藥詞匯箋釋》主題演講。
據悉,“源流?時代——以王羲之為中心的歷代法書與當前書法創作”暨“紹興論壇”學術主題系列活動,旨在激活歷代書法的生命力,引領當代書法發展方向,對“植根傳統、鼓勵創新、藝文兼備、多樣包容”創作導向的深入探索與踐行?;顒泳o扣當前書法創作,發現問題,矯正時弊,提示當代,技道并舉,努力為即將到來的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做好理論與實踐準備,以實際行動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精神,引導廣大書家和書法工作者自覺擔負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
本次活動分為古代篇、當代篇、紹興論壇三大部分,由五場展覽、兩場論壇組成。采用個案式的策展理念,以“二王”一脈為切入點,旨在聚焦現象與問題,便于集中研討。古代篇由“盡得風流——王羲之的尺牘”“榮擢百代——王羲之的譜系”和“王羲之研究成果展”三個專題展覽組成。當代篇延續了“創作←→學術←→批評”交融并舉的新模式,由“文墨同輝——歷代經典法書中的翰墨文章”與“我書我心——當代書家的文本表現”兩個展覽組成。我省作者洪厚甜、王堂兵、呂金光、楊江帆、徐右冰的作品參加了展覽。紹興論壇包括“王羲之與二王學的構建”和“從‘源流?時代’到十二屆國展”兩個主題研討會。三天的研討過程中,與會的專家學者、參展作者和全體代表站在書法事業發展的高度上,帶著問題意識和批評精神,展開了熱烈而誠懇的討論。大家在觀摹中思考,在碰撞中互鑒,深入反思當前書法創作中的問題,進一步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識。本次活動是繼“烏海論壇”之后的一次更加綜合的展覽學術活動,亮點紛呈,更為重要的是從三個層面為當前書法創作指明了方向。
一、追本溯源,激活傳統經典法書的文化潛力
對傳統經典書法的深入思考是一個永不褪色的命題,本次活動以紹興特有的書法情結為契機,以“二王”及其譜系為切入點,引導大家深入體會經典法書的文化、藝術價值,以史學視角觀照傳統經典的承續軌跡,努力呈現出傳統經典的恢宏與厚重。古代篇的展覽得到了故宮博物院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的鼎力協助,“盡得風流——王羲之的尺牘”共展出國家圖書館秘藏明清叢帖中的“二王”書跡近300種。并邀請海內外“二王”學專家參與展品解讀。“榮擢百代——王羲之的譜系”共展出故宮博物院秘藏歷代善本法帖12件,法書墨跡17件。“王羲之研究成果展”集中展示了海內外學者優秀的研究成果。展覽引發了與會代表的熱烈討論,專家解讀深入淺出,拉近了觀者與經典法書的距離。“紹興論壇”版塊邀請海內外的“二王”研究專家共濟一堂,梳理“二王”譜系,討論“二王”學的構建。此舉是對以“二王”及其書法譜系發展的一個系列整理和總結工程,讓“二王”的歷史和歷史的“二王”更加清晰,從源流與時代一橫一縱兩個維度展現出書法史延展的重要切面,在當代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
二、以今繹古,孕育適應時代要求的創作形態
客觀認識當前書法創作中存在的弊病是我們找準歷史定位,思考時代要求的重要前提。“當代篇”的兩個展覽以臨摹和自運兩種主題形式,將96位骨干書家對經典法書的理解、表現以及我書我心的創作狀態立體地呈現出來。“文墨同輝——歷代經典法書中的翰墨文章”要求臨摹東晉至清代重點書家的經典法書作品。“我書我心——當代書家的文本表現”要求作者以自作文辭為創作內容。與會代表可以跨越時空的界限完成對古今的品讀與審思,在觀者與作者、古代與現代、臨學與自運的交叉互動中啟發新的思考,進而揭示出古代書法文墨同輝的文化品格,為創作出具有新時代文化內涵和時代特色的精品力作提供契機。
三、正本清源,陶鑄當前書家創作的精神內蘊
精神內蘊是書法家在對傳統經典的深入理解和醇厚的文化修養中陶鑄而成的,我們所描繪的時代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內蘊的集合。在“從‘源流?時代’到十二屆國展”論辯會中,中國書協邀請了十余位主講嘉賓分別從“展場與立場”“視野與視角”“縱橫的維度”三個層面對當前書法創作中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剖析,三場分組論辯會分別由葉培貴、邱振中、叢文俊主持。劉洪彪、孫曉云、徐利明、鮑賢倫、劉恒從展覽評審的角度指出了當前書法創作的癥結;陳勝凱從作者的立場闡述了創作的心態和困惑。白謙慎、陳履生、王強、洪惠鎮、畢羅以藝術史、文學史以及跨文化等視角切入,給作者和觀者提供了更多審視當前書法創作的側面。黃惇、劉濤、李一、張天弓、薛龍春以史學立場論析經典法書的文化意義,并由此透射出當前書法創作的缺失與誤讀。“一場對當前書法創作的追問”論辯由陳振濂主持,廣大與會代表在熱烈的互動論析中受到了啟發,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困惑,在各種論題的交織中將論辯會推向高潮。
本次活動從二王及其譜系切入,以古今多維度對話的生動形式向人民大眾展示傳統經典法書圓融的生命力;同時,更加明確了新時代書法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始終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在深刻思考傳統經典的基礎上提升人格修養,以謙虛務實的姿態讀懂新時代,投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書寫新時代。
下一篇:沒有了